本项目属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存储技术领域。
近年来,国产自主的数据存储基础设施在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中占据了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自2013年“棱镜门”安全事件之后,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对于数据的高可靠性、对于软件的高可用性有迫切需求、同时存在能效低的不足,本项目致力于攻克上述关键技术、并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实现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创新性地从网络编码和再生冗余编码保障高可靠性的技术路线出发,并在保障高可靠性的同时对于存储能效进行优化,突破了新型数据存储平台的关键技术瓶颈:
1) 研制了基于通用多核处理器的计算和存储路由器平台、首次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的路由器上计算与缓存的机制,满足了数据中心管理与应用支持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新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 优化了数据修复过程,显著降低数据修复时间和修复过程的网络链路资源消耗,提高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建立了针对不同云计算应用的特征模型,提出相应的云计算节能与存储调度策略,准确适配不同特征的云计算服务;提出基于布局及用户请求的虚拟磁盘优化与就绪池规模动态调整策略,设计主动休眠/唤醒机制,显著提升存储系统的效能指标。
5) 建立了软件定义的存储体系结构,融合分布式存储、冗余编码技术、网络缓存技术、节能机制和并行处理技术,保障实际系统的可靠性并优化系统优化,陆续推出了系列国产自主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
项目成果已形成PBData、PriData和PhegData三个系列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在电信运营商、金融、现代物流等多个行业的国产自主产品的替代与升级换代中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复旦大学
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