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盐盆街道纬五路222号乐清加速器B幢203

+86 15669738183

骨不连治疗新理论、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骨不连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生,患者常数年内丧失劳动能力,对社会、家庭、个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文献报道,美国每年骨折患者500万人,骨不连发生率约1%-10%,因此造成的医疗支出高达50亿美元。中国人口众多、治疗技术和水平参差不齐,发生率应该会高于美国,因此造成的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相当沉重。该项目针对骨不连这一世界难题,在三项国家基金、四项上海市基金及一项军队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对骨不连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含三方面创新:1.创新设计新型内固定克服骨不连现有器械的缺陷:骨不连发生原因众多,内固定器械设计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课题组较早开展了生物记忆材料在骨不连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制作了系列内固定器械,获得医疗注册许可证(2002第3040024号)并在国内众多医院推广应用,建立了集”医”、”学”、”研”、”产”为一体的内固定材料及骨愈合机制研究平台,提出了”成骨力值”的理念,显著提高了骨不连治愈率,奠定了全新的骨不连治疗模式。2.应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构建数字化力学研究平台:骨不连个性化特点突出,实验模型奇缺。课题组率先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引入骨不连的研究,构建了大样本国人骨骼模型数据库,解决了骨不连研究模型缺乏的难题,实现了手术方案的个性化订制,为后续内固定设计提供了思路,是3D打印技术应用临床的雏形。出版了国内首部《人体骨骼数字模型仿真学》,有力推动了该技术的应用普及。3.研发新型生物植骨材料解决骨不连植骨材料来源:骨不连常合并骨缺损、骨感染,现有植骨材料生物活性及抗感染能力仍存缺陷。课题组研发含BMP的活性纳米人工骨,解决人工骨生物活性低的问题;研发了复合抗生素微囊纳米人工骨,达到了骨修复与抗感染的双重效果,为开放性骨折及感染性骨不连植骨提供了有力支撑。相关技术实现了对产品的指标控制及成果转化,在20多家三甲医院应用推广。该项目相关成果共发表文章132篇,SCI收录36篇,累计影响因子109.5分,其中5分以上5篇,中文核心期刊96篇,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共计580万元;出版专著12部,其中《人体骨骼数字模型仿真学》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出版物一等奖,获专利授权5项,成功举办全国、全军骨不连学习班15次。已完成各类复杂骨折骨不连600余例,病员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手术量国内名列前茅。相关研究成果在30多家军队及地方三甲医院得到推广,并在国际会议上进行汇报交流,直接及间接经济效益达2400余万元。

上海长海医院

More Posts

Send Us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