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属于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是功能性纺织品的重大创新。 多功能飞行服面料和系列降落伞材料是集纺织科学与技术、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精化工、材料科学为一体的纺织功能性材料,该项目根据中国飞行员防护救生服装多功能、简约化及降落伞性能必须满足先进战机新的需求,实现全天候、高平原通用的设计要求,迎合中国新型战机高空高速发展趋势而立项。项目围绕集多功能一体的防护救生服装面料和高性能降落伞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展开,经多年攻关,掌握了功能性面料制造产生工艺集成技术,建立“结构设计-纤维织造-整理-功能材料-复合”集成创新生产技术体系,首创了防水透湿、抗电磁辐射等多功能面料在中国飞行员防护救生服装上的应用;攻克自适应透气量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轻质高强、抗高温高压涂层粘连、耐磨杂环芳纶伞材、超轻型伞材的全套生产加工技术;突破降落伞纺材功能性整理关键技术,解决粘连技术难题,拓展应用领域,提高耐磨性能,提高安全系数。研制的产品已批量应用于中国最先进战机及航天飞行器。主要技术创新内容为:创造性的采用结构设计-纤维组合-整理-功能材料-复合集成生产工艺技术,项目研究了救生服不同纤维组合、织物结构、织物复合、功能整理技术,开发出集防电磁辐射、耐污、高强质比、阻燃、防水透湿、抗静电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飞行员防护救生服装面料。研究了自适应透气量救生伞结构,通过真空浇注成型工艺与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型预聚体进行反应成型,制备PTMG型聚氨酯阻尼弹性基体的全套生产技术。这种阻尼弹性材料可在降落伞开伞过程中利用其弹性形变改变降落伞的结构透气量,自动调节救生伞的阻力系数。自主合成了氟硅抗粘连整理剂和耐磨涂层配方,攻克了降落伞涂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抗粘连、杂环芳纶伞材的耐磨技术,使飞机阻力伞的使用寿命提高50%以上。开发出轻型高强系列伞绸,实现了在不同压差下的可变透气功能,解决了救生伞高原及平原通用、全天候一体化的难题,满足了中国新型战机高空高速的需求。创立了高性能伞材在加载下的力学性能、空气动力学性能、形变性能、阻燃性能、摩擦性能的评价体系。为高性能降落伞材料的使用提供了检测和验收的标准依据。编制国家军用标准标20多个。该项目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授权发明专利10个(其中国防专利5个),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进行查新,查新咨询结论:该项目“具有新颖性和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鉴定结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和生产的多功能飞行服面料和系列高性能降落伞材料,大量用于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如“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和先进战机,充分体现了中国纺织科技水平,为国增光。2013-2015年新增产值达48789万元,利润2283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