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盐盆街道纬五路222号乐清加速器B幢203

+86 15669738183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结构基础研究

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873012,20173012)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29925309)等资助下,在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和表征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制备了16种以复旦大学命名(FDU系列)的新型结构介孔分子筛。包括三维孔穴结构的、大孔径的立方相介孔分子筛FDU-1,大窗口孔穴结构的介孔氧化硅FDU-12,酸性条件下合成的立方双连续螺旋结构的大孔径的FDU-5,以及通过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合成的高度有序、高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介孔高分子材料和碳介孔材料FDU-15、FDU-16等。提出了“酸碱对”的合成路线。基于“无机-无机”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简单的“酸碱对”概念引入非水条件下的无机物种的反应,拓展了新的“溶胶-凝胶”化学过程。在该概念指导下,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高度有序排列的、多种结构的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解决了非氧化硅基介孔材料不稳定、合成难的问题。发展了介孔材料形貌控制的方法,提出了介孔材料合成中的“盐效应”概念。提出了利用共溶剂、共表面活性剂和加入无机盐的方法,调节界面弯曲能,制备了一系列形貌规整的大孔径介孔球、膜、纤维、单晶等多级有序的介孔结构材料。自2000年以来,已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在国际介孔材料研究领域获得了应有的地位。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2项,已获授权9项。有序排列的纳米多孔材料的合成与组装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复旦大学
赵东元

More Posts

Send Us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