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盐盆街道纬五路222号乐清加速器B幢203

+86 15669738183

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用作为骨修复材料

用于骨修复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的多孔细胞支架。在临床上已应用的以硅酸盐为基质的45S5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但是,硅元素在组织体内较难降解,而且该类型玻璃难以加工成强度高的骨组织工程的支架。前期由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开发了一种以硼酸盐为基质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硼酸盐玻璃,能制作成高力学强度的大孔海绵状,并兼有生物活性和完全的、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特性,可用作为细胞或基因活化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植入生物体内,能按照临床上不同部位骨组织的生长速度要求,能可控地调节降解速度,最终能完全降解,具有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各种特性。前期,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并证实,该材料能满足临床上骨修复和骨替代材料需要。应用领域:该课题组开发的硼酸盐玻璃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控降解性、完全的可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它们能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根据临床植入部位的形状要求)的高强度的三维连通孔的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的支架(也可看作为细胞外基质材料),将这类硼酸盐玻璃支架植入体内,在体内组织液的代谢下,材料的逐步降解,形成新的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适应的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骨组织再生或修复病损组织或器官的目的。该支架也可加工成大尺寸的颗粒材料,可用于骨组织缺陷填充材料。在临床上也有望为骨修复提供一种人造的骨组织材料,促进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发展,成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基础。
同济大学

More Posts

Send Us A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