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执行期间,采取以室内催产、孵化、D型幼虫培育为主,室外水泥池稚贝培育的技术路线,进行了青蛤苗种的规模化(3,840m^2)生产,批量培育出青蛤稚贝32.76亿粒;建立了90亩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基地,平均每亩培育青蛤大规格苗种626,698粒,平均亩产531.28千克;推广养殖面积10,021亩,其中滩涂面积9,506亩、池塘养殖面积515亩,平均亩产300千克以上;建立了5个苗种繁育、养殖基地,发表论文7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2项,制定了水产行业标准1项、操作技术规程1项。 在项目实施期间,我所科研人员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强化、调整、完善,建立了青蛤室外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生产工艺和青蛤大规格苗种分级培育技术,解决了青蛤苗种规模化生产产量不稳定等关键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完成,将有助于促进青蛤养殖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并由此带动了相关产业如贝类深加工、食品、贸易等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